21
2023
-
09
土壤基本知識
1、什么是土壤:土壤是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表層。它是由無機物質、有機物質及空氣、水和微生物組成,是植物生長和生命活動的基礎。
2、土壤質地:土壤的泥沙比例稱為土壤質地。直徑小于0.01毫米的土粒稱泥;直徑為1—0.01毫米的土粒稱砂;直徑大于1毫米的土粒稱礫石。根據土壤的質地不同將土壤分為砂質土、粘質土和壤質土。
3、土壤結構:土壤形成團聚體的性能,稱為土壤的結構性。凡土粒膠結成直徑為1-10毫米的團粒狀土壤結構,稱為團粒結構。這是土壤結構種最好的一種。它可以解決水與氣的矛盾;協調保肥和供肥能力;兼備大小空隙;易于耕作、有利于根系伸展。
4、土壤的酸堿度:土壤酸堿度按其PH值的大小分為七級:
PH<4.5 強酸性
PH4.5—5.5 酸性
PH5.5—6.5 微酸性
PH6.5—7.5 中性
PH7.5—8.5 微堿性
PH8.5—9.5 堿性
PH>9.5 強堿性
5、土壤功能:土壤有多種功能,包括物理功能、化學功能和生物功能。他們包括調節水分、調節溫度、供應養分、反映機械力,這是維持系統穩定的關鍵。
6、土壤對環境的重要性:土壤在環境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因為土壤可以減少水源和空氣中的污染,控制水的排放,防止洪澇災害等。
7、如何有效改良土壤
a、土壤結構的形成:首先原有土壤通過耕作、干濕交替、凍融交替等作用破壞成為松散的顆粒。其次通過添加土壤粘結劑(腐殖酸、多糖等)并在一定的外力作用(耕作、微生物作用、土壤動物作用)等情況下形成新的土壤結構。
B、選擇好有機肥: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施用量可視土壤情況而定,土壤結構不理想可選擇高性價比肥,增大施用量;土壤結構較好可選擇高品質肥,適當減少施用量。
C、加肥混肥:加入有機肥,充分混合泥土后(原土壤過黏、過砂可添加其他土壤改變土質)填回溝中。
d、其他方式:比如改進農業生產方式、保護天然林地、采用生態工程及推廣合理施肥等。
上一頁
下一頁
相關資訊
02-07
2025
06-05
2024
03-19
2024
03-19
2024